没有被互联网「遗忘」的机会,是当前很热的问题。个人信息卖来卖去,总也清不干净,是一点;很久没用的社交媒体账户上,「羞耻」内容很多,怎么也注销不掉,是一点;甚至,被黑的信息挂到网上,「风评被害」却无法删除,又是一点。因此,欧盟搞了「被遗忘权」,希望能救济个体的这些要求。不过,互联网公司总有很多说法来反制:比如说,个人的好处太琐碎,利益其实不大;比如说,技术上很难搞,成本太高;比如说,大数据就是要数据多多,什么数据都有。数字经济,不能把个体数据搞来,很难充分发展......云云。结果,讨论就搅得不甚清楚了。Eichhorn 的书跳出了这些藩篱,直指以下结论:「遗忘」的缺失,可能指向深刻的社会变革。具体来说,原书得出了三方面结论:首先,个体记忆,并非对过往事件的机械记录,而是会根据需要「编辑」和「调整」。没有「遗忘」,会部分地剥夺这个机会; 其次,从儿童到成人的过程中,我们既要整合过往记忆,形成连贯的叙事,又要经历所谓「通过仪式」,离开青少年时的社交网络,建立新社交模式。社交媒体把打小的事件和社交网络凝固下来,会阻碍这个过程,让新世代成年的时间越来越晚。最后,因为社交网络太强大,个体要建立新的社会身份,也变得越来越难。以上,从这个角度出发,要不要做类似「被遗忘权」的安排,不再是个体和企业成本间的细碎拉锯,而是涉及到社会文化演进的结构性决策。 总之,对「遗忘」问题感兴趣的话,这是本很有趣、也相当靠近前沿的书。